目前分類:Facebook教學 (8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些日子讀到Mr.6的行銷不應只是盲跟最新趨勢,它是一套完整的系統心有所感,他點出了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覺得網路行銷沒有用的問題(可惜他們沒有分享什麼才是行銷該有的系統)。一則當然是許多鍵盤行銷磚家,看到某個東西很紅,於是便把它推成超有效的東西,另一則當然是沒有經過系統化的規劃,所以可能空有流量或是曝光卻不知如何收割,所以一直都有「網路行銷無效論」,或是「XX將取代OO成為最有效的行銷方式」這種偏頗的理解。事實上不是這些行銷手法沒有用,是因為許多的磚家並不清楚各行銷工具之間的關連及互助的方式,所以帶給了客戶不正確的結論。在講了這麼多的行銷策略後,我想今天就用一個實際案例,來闡述這些所謂網路行銷的工具,是怎麼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套網路社群行銷系統的,今天的文章有點長,還請耐心觀看。

請注意,由於個人不想讓同業學習太多,為了維護舊有企業的權益,所以部分數據可能會故意讓競品造成誤解,請閱聽者著重在整體系統的思考規劃上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1_22_20---Time_web  

最近EdgeRank的話題似乎很紅,這不禁讓我想起前天朋友在詢問我如何經營粉絲專頁的問題,其中有一塊就是發文的時間該什麼時候發才有效益。或許你聽過曾有粉絲專頁經營專家說過9-10點、12-13點、15-18點、21-24點都是不錯的發文時間。這點我也不能完全說錯,如果你的TA是屬於大眾族群,這幾個時間點發文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我得補充:還得看粉絲團的屬性來訂。

配合粉絲作息才是上策

文章標籤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dgerank  

最近國外及國內的科技網誌,紛紛把EdgeRank列為部落格的文章標題(好像本舖這樣發文也跟風了一下),不過我也不清楚為什麼這個兩年前其實就存在的東西,最近在西方網路圈會引起一陣討論(慶祝兩週年?算是最早的EdgeRank文章:http://goo.gl/1UCMB

或許你會問:為什麼小黑從來沒講過這個東西,是不是藏私?其實小黑我從來不提EdgeRank的主要原因,其實是怕各位陷入迷思。許多做行銷的都知道,網站排名先前有個叫做PageRank的排名要素。但是很多做SEO的人都陷入了為PageRank而PageRank的迷思當中。早在當初研讀到這個EdgeRank的時候,很擔心許多人為了EdgeRank而EdgeRank,所以後來在推廣Facebook行銷的時候,我刻意把這EdgeRank的要素隱藏在發文手法裡面。只要按照發文策略進行,自然就能有好的EdgeRank,不用刻意追求。

文章標籤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準備111x74px 的圖片
2. 依照下面步驟點選進行更改
3. 點選按鈕旁的下拉箭頭進行按鈕位置置換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acebook-messenger  

這年頭還在用MSN就太Out了,什麼是最潮的即時通訊軟體?那自然就是今天(美國時間4/3)正式推出的Facebook Messenger for Windows!先前Facebook Messenger已經在手機平台(Messenger for Mobile)上出現一陣子了,這次跟前陣子很夯的LINE一樣,正式登陸你的桌面。

facebook messenger-2而這個Facebook Messenger for Windows其實不單只有Messenger的功能,更嚴格的來說,他其實就是Facebook桌面版。這在許多社群網站中屢見不鮮,在安裝後,不用打開Facebook的網頁,就可以直接接收到來自Facebook好友的訊息以及動態消息更新。同時右下角也會即時彈出先前跟隨的訊息,如果你被標記或是有新回應也都會在此呈現。簡單來說,當你安裝後,你的生活又將被Facebook充斥了。

文章標籤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想宣傳甚麼?-101111

過去我們講過許多關於Facebook廣告投放的技巧(什麼?你忘記了!那還不快回去複習Facebook廣告投放技巧(一)~(四)),由於小黑最近都在上海做行銷操作,台灣以及Facebook自然就少了些跟進。這幾天為了要曝光一個小東西,我又打開了Facebook廣告後台,發現一個新的選項:廣泛分類目標鎖定

我們在"(二)Facebook 廣告投放的重點設定"中有提過,要降低點擊廣告費用,重點在於將目標族群設定好,所以過去我們會建議在"興趣"欄位中選擇相對應的粉絲專頁,來鎖定我們的目標族群。

文章標籤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營粉絲專頁就是要創造被分享的價值 ~《讚!Facebook社群行銷術》Art Jow

圖片來源:luckygirllefty@flickr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從我開始寫Facebook 行銷相關文章,轉眼間也過了兩個年頭了。在兩年間,如果你也是從很早開始就開始經營粉絲專頁,你一定享受過粉絲專頁粉絲怎麼招都順的年代。在那個時候大家都一窩蜂的在開粉絲專頁,那個時候使用者對於按「讚」這件事並不排斥,所以幾乎有要你按讚的東西,你幾乎都會很順手的給他按個讚。所以那時候不管你怎麼經營粉絲專頁,要募集粉絲是件非常簡單的事情,所以看似什麼策略都是對的,是否「真的有效」實在很難評估。

但是時至今日,大家也稍微想一下,最近自己對粉絲專頁按「讚」這件事情,是不是開始感到的疲乏?加上許多對於「按讚會被偷個資」的錯誤流言傳出,許多粉絲專頁在招集粉絲可以說是越來越難。這時候,是否我們該走向比較正確的粉絲專頁操作方式?

我們先回到一年前,小黑第一次開課的講義當代Facebook策略操作班,許多企業在執行Facebook行銷的時候,都忽略了「社群」的本質。所謂的社群,其實就是一群具有同樣愛好,或是對一個品牌感興趣的族群。在現今的許多所謂的「粉絲專頁行銷案例」,其實都是建立在既有大品牌上的成功案例,你鮮少會看到一個尚不知名的品牌,如果以品牌名創立粉絲專頁,能在粉絲專頁行銷上,創造一個相當漂亮的粉絲數字(似乎是現在最直接的經營KPI)。就只因為企業忽略了一件事情:你的品牌本來有多少支持者?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acebook f8 2011,一般的使用者可能只是大呼「X!連署要求facebook改回舊版」、「新版超難用,還是舊版比較好」這種無所謂的跳針迴圈。但是身為社群媒體經理的你,是否有注意到"Timeline"的登場呢?這不只是介面上的改變,而是整個網站與Facebook連動的重大改變。

 

文章標籤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課程簡介

2011 下半年全新課程,將針對Facebook粉絲專頁的操作,從零到有完整的傳達給各位。讓各位在六個小時以內,學會Facebook這個「社群媒體」是該怎麼經營的。

建議你在報名前先仔細閱讀『從使用者習慣談社群媒體的運用』一文,如果你只是想依賴Facebook的高閱覽率,而不是有心要經營社群及社群媒體,你可能不適合這堂課。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一次看這個主題的朋友建議先行閱讀以下的文章:

文章標籤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夢想家居1975號.png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的朋友,每天最頭痛的事情應該就是看著這條「在想什麼嘛?」,腦袋裡卻不知道今天該發什麼文章。也很多人問我說:「到底我的Facebook要發什麼?」、「小黑你能不能幫我代發Facebook」。事實上為什麼我很少會幫人帶操粉絲專頁,而多半時間都是開設Facebook課程教大家如何經營公司的粉絲專頁?因為粉絲專頁要傳達的,是品牌及產品的價值與魅力,而最了解這部份的人絕對不會是我,而是你!(除非我本來就是那個品牌的狂熱者啦,像如果一些3C的要找我代操可以唷XD)

但其實,發個粉絲專頁文,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困難,把握住以下七點原則,你一定也會很輕鬆的經營你的粉絲專頁:

一、價值!價值!價值

文章標籤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在Facebook留言或回應中加上文字超連結若要列出Facebook經營十大必學技巧,正確的使用Tag(標記)功能絕對是其中之一。那標記除了一般我們在圖片中標記朋友的姓名之外,事實上我們是可以在文字行列中進行標記的動作,運用的就是"@"這個符號。

@ = 提及 = 標記

你會發現"@"這個符號(或說功能)普遍的存在在許多社群網路中,常見像是Plurk、Twitter、微博......等,都有"@"的蹤跡。這個"@"功能通常都是用於,要對特定某某人講話,或是提到某某人的時候,可以讓他知道他被提及了,同樣的Facebook也有這樣的功能。 只要我們想要提及某個人或是某個粉絲專頁,我們便可以利用"@",後面接想要提及的個人或是粉絲專頁的名字,Facebook便會跳出下拉式選單讓我們選擇: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facebook-insights這幾天看到數位策略上發表的利用Google Analytics追蹤網站上的Facebook「讚」鈕()、(),想到以前我也是參考這篇,利用Google Analtyics的事件追蹤功能(event tracking, 也可以用於分析Flash網站或是檔案下載狀況唷),來觀看讚的狀況。但是後來Facebook Insights改版之後,我就沒有再看event tracking了(雖然有時候還是會打開來看一下),因為現在的Facebook Insights可以提供更完善的Facebook 社群工具分析。今天我們先做簡單的介紹,改天我們再詳細的聊該怎麼看Facebook Insights內的資訊。

Facebook Insights - Facebook精準行銷

連結網址:http://www.facebook.com/insights/

過去大家用Facebook Insights(以下稱Facebook精準行銷)比較多的機會,都是拿來看粉絲專頁的數據,看看粉絲專頁上的粉絲成長狀況。但事實上Facebook精準行銷是可以追蹤裝有社群小工具(Social Plugins)的網站,你只需要在head中,加進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天我們要來講的,可以說是粉絲專頁經營中,看起來最不重要,實際上卻是相當關鍵的粉絲專頁經營策略:歡迎頁的設計(Welcome Page)。什麼關鍵?非粉絲轉換成粉絲的關鍵點。一個好的歡迎頁設計,是要能夠讓訪客跟粉絲間可以看到東西不同,激發訪客的好奇心,有效的提升粉絲加入(點讚)的意願。在過去FBML還被廣泛使用的年代,我們必須使用fb:visible-to-connection這段語法來做到這件事情,不過現在不需要了。這邊,我們介紹兩個好用的App,可以讓你快速且有效的達到目的。不過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聽首歌吧,為您點播的歌曲是:自由發揮的《歡迎光臨》

一、Static iFrame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採用Facebook Comments for WordPress這套外掛,加上簡單的App申請,就可輕鬆的安裝Facebook Comments系統在WP站上。目前Facebook Comments支援Facebook、Yahoo及AOL帳號登入留言。大家沒有Facebook帳號,起碼會有Yahoo帳號對吧!

你有玩過facebook留言系統了嘛?快來下方留言玩玩看吧! 以下是PO文完15分鐘內,留言系統帶來的效益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41598_142396622465476_3135_n.jpg 台北Facebook教學初階班開始熱烈招生,錯過第一次課程的人,千萬不要再錯過了!

你有想過Facebook粉絲專頁該怎麼創嘛?你有想過Facebook上該怎麼吸引粉絲來嘛?辛辛苦苦創了粉絲專頁,卻還是乏人問津嘛?甚至:你連Facebook怎麼玩都還不曉得嘛?!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Facebook打卡功能在台灣也已經上線一陣子了,相信有一些人都不斷的瘋狂打卡以及瘋狂的建立新的地標。但是這時候就有在地的店家就在擔心了:如果我建了一個地標(或是別人幫我建了地標),惡意對手跑來亂建資料怎麼辦?我只能說,網路世代是個資訊透明化的世代,你不該擔心會不會有人來作亂,而是要了解該怎麼快速且確實的將正確的資訊提供給你的消費者。

Facebook地標可編輯的屬性不同,如果是透過你帳號建立的地標,你就可以針對這個地標下去做資訊的編輯,並且即時的顯示在Facebook上或是打卡資訊上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12.19更新,Facebook已經取消OG專頁的生成,所以本文已經失效了。

相信常閱讀本部落格的朋友,對於OG專頁(Open Graph Pages)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的朋友,小黑就在這邊再簡單介紹一下:

只要透過正確的Open Graph Protocol設定,加上使用者按讚,網頁就會如同粉絲專頁一般,在Facebook的系統內產生一個專頁,這個專頁我們便稱之為OG專頁。只是這個專頁僅有管理者(fb:admin)可以進入,一般使用者只能直接進到網頁。但是管理者依舊可以透過這個OG專頁進行一般的粉絲專頁管理,更詳細的內容請參造:Facebook教學|Open Graph|不要浪費你得到的「讚」了!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Facebook地標台灣終於能打卡了!正當小黑我正提著剛買回來的麻辣燙,準備大快朵頤一番的時候,突然看到我的動態消息上出現了Mallgic魔集客的頭頭Calvin赫然出現了「打卡」的訊息!太好了,Facebook終於開放台灣地區也能夠打卡了!

什麼是「打卡」?

「打卡」,是台灣網路界對於"check-in"這個動作的一個俗稱,或是你可以稱之為「簽到」。實際上這是由Facebook所提供的服務:Facebook 地標(Facebook Places),就如同前陣子很紅的Foursquare或是街旁,它是由Facebook所提供的LBS(地方資訊服務),使用者可以透過這項服務,利用行動裝置(或是電腦)在特定的地點進行登錄,而這個動作就被稱之為打卡(或是簽到),並且分享到社群網站上。許多網路分析家都普遍覺得,這是一項有效的擴散手法,可惜無奈的是:使用人口始終衝不起來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