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 全名為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中文稱企業識別系統,一般我們常說的 Logo 其實是企業識別系統的一部分,而 CIS 更多的是包含企業相關衍伸物,包含招牌、名片、輸出物等等,其中的字體該用什麼字體,使用的色系(標準色)其實都會有明確的規範。其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加強使用者對於品牌的認知以及印象的加強 ,在傳統的實體銷售中,能夠在琳瑯滿目的商品架上,一眼就能印入眼簾進而從貨架上將商品取下放入購物車。

在數位時代中不是貨架而是素材

而在現在的數位行銷中,尤其是社群平台廣告,我們是在一大片的貼文及照片中,透過原生廣告的形式脫穎而出,當然有些新生品牌會認為:「自己的品牌還不夠大, CIS 對使用者沒有太大的意義,素材要先以吸睛為主」,這個思考本身沒有毛病,但是為了吸睛把素材充滿著不同的字體、顏色,甚至連 LOGO 原本的設計都不要了(當然有人會舉 #Googledoodle 當反例,可以啊,等你是 Google 的時候自然沒問題,但你是新品牌,你真的以為使用者會記得你原本的 logo 嗎?)

LOGO只是垂直放,ROAS跟CTR就有差

最近一個客戶的廣告素材我看了直皺眉頭,因為在素材中他們把自己公司的產品,以 90 度角的方式放置,同步的 Logo 也就自動從水平變成了垂直。當然比較細緻的公司有時候在 CIS 中會規範直式 Logo ,但這個品牌沒有。當下我有提醒他們不應該這樣放置,但他們回覆說:他們最近想測試主打這樣的包裝。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花廣告費的行銷執行細節是什麼?很多人跟很多老闆常常聽到:別人做電商都不用花廣告,為什麼你要一堆廣告費?事實上不花「廣告費」可以,但不代表不用花錢在行銷上,除非:

  1. 你已經擁有龐大的可聯絡名單,可以是實打實的電話跟 email ,或是已經長年經營活躍的社團或粉絲專頁或其他社群。如果你的人數名單只有一兩千,那先問問你自己這一兩千夠鐵嗎?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在社群丼中被傑哥 cue 到一個問題:#提問 #fb廣告 #追蹤碼 想請問大家埋在廣告導購連結裡的追̲蹤̲碼̲規則通常設定多久? 我先說,我們公司是點擊進入後20分鐘內完成結帳。 但我一直覺得這個規則偏嚴苛?卻又無從比較,想請問大家的追蹤碼規則都是怎樣的?補充: 之所以覺得嚴苛是因為廣告成效報表好看,但若單看追蹤碼的成效卻慘不忍睹⋯⋯最慘的是我們kpi是看追蹤碼成效阿😭😭😭 唯一想到的理由就是我們網站商品、活動眾多,進去後可能逛很久…但是之後購買就不算在廣告追蹤碼啦⋯⋯🥲

他的問題讓我想到最近才幫某客戶在平台上投放廣告的時候,平台端那邊就給了一段程式代碼說是用於追蹤的,因為一般追蹤成效用 Google Analytics 其實就很好用了,我就在想這應該又是某個平台工程師自己設計的追蹤系統(其實所有一線平台都有......)所以我的回答如下:

這個問題有點奇妙,首先「追蹤碼」我的判斷應該是公司自己系統或是第三方系統的的追蹤代碼,問的應該是公司自己的 Cookie 存活時間,我先基於這個定義是對的來繼續討論,並且考慮到文中有「網站商品、活動眾多」的這個論述,推估你是平台業者,如果有誤還請更正並忽略這個回答,並且還請提供背景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oogle Trends 搜尋趨勢 有個功能是你可以看今天熱門搜尋的關鍵字是什麼( https://dyp.me/搜尋趨勢 ),但有趣的事情是:大多數熱門搜尋都跟新聞事件 有關,也就是很多時候消費者的需求都是被新聞所帶起的,所以在行銷規劃上,有預算的就操作新聞事件、買廣編稿、 PR、節目新聞置入都是首要手段,中等程度預算,新世代的「新聞」是由眾多 Youtuber 或 KOL 帶起,畢竟要真的能夠帶起風向的,30~50 萬的預算規劃是基本配置而已。

截圖 2021-06-30 下午12.12.03.png

那一般我們奈米預算該如何抓到這個被新聞媒體帶起來的既有需求?那自然是從選對廣告平台開始,這時候我們就有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海市場 ,指的是現有的競爭白熱化的血腥、殘酷的市場。 因為招招見紅,所以叫"紅海"。 跟所謂的藍海市場相對的概念。 紅海代表現今存在的所有產業,也就是我們已知的市場空間;藍海則代表當今還不存在的產業,這就是未知的市場空間。[2] 紅海市場是不是好市場?當然是,但先問問你自己有沒有這個條件做?

red-3873170_1280.jpeg

紅海市場其實另一個講法就是成熟市場 ,是指已經存在的、市場化程度較高、競爭比較激烈的市場。[1]以現今台灣疫情嚴重所帶出的市場來說,凡舉口罩、乾洗手、面罩甚至血氧疑等等,都是屬於紅海市場,好處是市場需求度較高,產品不太需要外在的溝通教育成本,只要合理的接觸成本就有機會售出,但最大的缺點是產品同質性可能相當高,最終市場上的差異化就只剩價格 。而硬要做出差異化的時候,這時反而又陷入要多溝通為什麼今天要接受這個差異化,而為加上差異化的成本能不能在價格上補回來,並且又是使用者能夠接受的價格,這也是紅海商品的重要思考點,而且也非常有可能也是藍海策略的起頭,畢竟大多數藍海則是通過在紅海內部擴展已有產業邊界而開拓出來的。[2]

文章標籤

eProMo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